《祖国》杂志/李彬 近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中西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默默耕耘在中西文化交流一线的使者们。
中国茶文化非遗传承人罗大友与其女儿——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罗慧玲博士,以茶为媒,以文为桥,用两代人的坚守与付出,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传奇。

中国茶文化非
遗传承人罗大友在湖南参加
活动时演讲
茶韵匠心:罗大友的非遗传承之路 提及罗慧玲在中西
文化交流领域的卓越成就,便不得不追溯其父亲罗大友数十年如一日的
文化坚守。作为
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大友始终与茶紧密相连,他不仅是
茶文化的守护者,更是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开拓者。
罗大友,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
国家级
中国茶文化非
遗传承人、国务院侨务办及清华大学
茶文化客座教授。20世纪70年代初,他参军入伍,曾参与多次大型军事演习、实战及辽宁海城、河北唐山抗震救灾,在部队屡立战功。80至90年代,他三次出席全国性表彰
大会,荣获多项
荣誉。1996年应邀赴台进行
经济教育考察,1997年出席联合国在马耳他
举办的世界人口研讨会,并参与相关培训。
数十年来,罗大友深耕
中国茶文化研究,系统梳理五千年茶史沿革,总结五十六个民族的饮茶习俗,深入各大茶区指导
茶叶生产,推动南茶北移,在山东日照、青岛、山西垣曲、陕西秦岭等地扶持建立示范
基地。其经验曾获央视《科技苑》栏目专访推广。
他提出一系列深入人心理念,倡导
茶文化“七进”——进机关、校园、
企业、军营、社区、家庭与人心,推动
茶文化与中医养生、易经五行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
健康饮茶体系。
罗大友积极推动
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受英国牛津大学
邀请讲座,并指导英、西、澳等国
茶文化工作。近年来,他受邀在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及各地政府、
企业、社区
开展茶文化讲座,深受海内外爱茶人士喜爱。
罗大友,正带领团队致力于
茶文化的
传播与
发展,为全球
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非
遗传承人,罗大友始终致力于
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他的坚守与付出,不仅让他成为了
中国茶文化领域的权威专家,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的
文化交流
活动,向世界展示
中国茶文化的独特
魅力。他被《人民日报》命名为“当代
茶文化大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网、
中国政协报、
国家商务部《
中国经贸》《中新社》《中华英才》《
中国网》等主流媒体专访报道。多次应邀出席
国家和全球性盛会及
活动。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茶文化,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他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热爱,也深深影响了女儿罗慧玲,为其投身中西文化交流事业埋下了坚实的种子。

罗慧玲(中)与父母合影
文心向洋:罗慧玲的中西文化交流征程 在父亲罗大友的言传身教下,罗慧玲从小便对
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这种对
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成为了她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从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本科生到
研究生,再到留校任教,罗慧玲在语言与
文化领域不断深耕,为她日后跨越国界的
文化交流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罗慧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远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一位在
北京外国语大学有着稳定
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放弃安逸的生活,远赴异国他乡求学,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但罗慧玲深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中西
文化交流使者,就必须深入了解西方
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
文化的对话与融合。
在马德里大学的求学时光,是罗慧玲人生中最充实也最具挑战的一段日子。初到西班牙,语言障碍、
文化差异等问题接踵而至,但她并没有退缩,每天坚持
学习西班牙语,深入了解西班牙的历史、
文化、风俗习惯,积极参与学校
组织的各种
文化交流
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对西方
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罗慧玲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化比较,她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融入到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她深入探讨了两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与融合,得到了导师和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2012年,在罗慧玲博士毕业之际,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更是亲自为她颁发了博士证书,这不仅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她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所做努力的肯定。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罗慧玲博士(左二)陪同
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等在西班牙访问。
博士毕业后,罗慧玲凭借出色的学术能力和丰富的
文化交流经验,
成功应聘为马德里大学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华人教授之一。在马德里大学任教期间,罗慧玲始终致力于中西
文化交流与
传播工作。她开设了多门关于
中国语言、
文化、历史的课程,将
中国的
传统文化、现代社会
发展等内容介绍给西班牙学生,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
中国。
为了让更多的西班牙人了解
中国文化,罗慧玲还积极
组织和参与各种中西
文化交流
活动。她先后策划了“
中国文化节”“
中国茶文化展”等一系列
活动,她积极推动西班牙
文化在
中国的
传播,促进两国
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互鉴。
罗慧玲的努力得到了中西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她曾多次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被评为“国际汉学普及领域的骨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原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访问西班牙时,对罗慧玲教授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也多次对她进行专访报道,向两国观众介绍她的文化交流事迹。

罗慧玲教授某电视台访谈
薪火相传:父女同心共筑文化交流桥梁 罗大友与罗慧玲,一对平凡的父女,却用不平凡的坚守与付出,在中西
文化交流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们之间,不仅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有着对
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共同追求。
罗大友的
茶文化传承事业,为罗慧玲的中西
文化交流
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罗慧玲在西班牙
传播中国文化时,常常会将父亲所传承的
茶文化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让西班牙民众感受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
魅力,从而进一步了解
中国的
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而罗大友也十分支持女儿的
工作。
在父女俩的共同努力下,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班牙得到了广泛的
传播和推广。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开始喜欢
中国并了解
中国文化。同时,中西两国在教育、
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为两国关系的
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罗大友与罗慧玲,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对话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脉,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罗大友院长在2024年109届美国
巴拿马太平万国
博览会上
讲话
如今,罗大友依然在坚守着他的茶文化传承事业,而罗慧玲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中西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相信,在像罗大友、罗慧玲这样的文化交流使者的努力下,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会更加坚固,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会更加深厚,共同书写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